

陝西秦嶺也有大熊貓 但和四川大熊貓已經30萬年沒有過來往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ETtoday(任以芳):外界印象大熊貓隻生長在四川一帶,實際上陝西秦嶺也有大熊貓,兩個品種不一樣。近日央視節目特地介紹兩種熊貓樣貌,節目主持人朱廣權也有點分不清楚。據了解,「四川大熊貓和秦嶺大熊貓其實並不太熟,已經30萬年沒有過來往了。」
央視節目一開始,朱廣權給觀眾出了一道難題,「新聞畫麵兩隻大熊貓,您能看出有什麽不一樣嗎?」由於,畫麵裏兩隻大熊貓實在長太像,觀眾隻能分辨一隻有笑,一隻沒笑。
朱廣權幽默提示,「一個是四川的,一個是陝西的,你說讓它倆一人說句話吧,聽聽口音。」最後,答案揭曉,畫麵左邊,張嘴揮手的,這是四川大熊貓;而畫麵右邊的這隻是陝西秦嶺大熊貓。
節目介紹,兩種大熊貓隻是老家不同,而是兩個亞種。也就是說,中國不光有大熊貓,還有兩種大熊貓。至於主要區別?四川大熊貓,頭比較大,頭型偏長,長得更像熊;而陝西秦嶺大熊貓,頭圓嘴短,長得更像貓。
這種差異一般人可能注意不到,熊貓教授白忠德在他的著作《大熊貓 我的秦嶺鄰居》對這種差異作出了總結。四川亞種頭大牙齒小,頭長似熊,胸部深黑色,腹部白色,下腹部毛尖黑色、毛幹白色;秦嶺亞種頭小牙齒大,頭圓像貓,但不是一般家裏養的貓,是浣熊科的小熊貓,胸部深棕,腹部棕色,下腹部毛幹白色、毛尖棕色。
根據中國研究資料顯示,兩地熊貓同宗同源,但受到嘉陵江阻隔、人類活動的影響,5萬年前,它們就斷往來,無法聯姻,開始各自獨立繁衍、進化的過程。DNA研究顯示,四川大熊貓和秦嶺大熊貓已經30萬年沒有過來往。
浙江大學生命科學院的方盛國教授也表示,根據新的動物分類學研究結果,將大熊貓分為四川亞種和秦嶺亞種,秦嶺亞種僅占18.5%。它比其他五大山係的大熊貓更為原始,具有獨立的進化曆史,遺傳分化、形態已達到亞種分化水平。種群數量更少,棲息地更狹窄,生存情況更為瀕危。
當然,四川在大熊貓相關的宣傳方麵下了很大功夫,大家想到都是四川的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和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秦嶺的大熊貓知名度較低,除了宣傳少,和秦嶺大熊貓基本是野生,翻山越嶺覓食,互相撕咬爭奪配偶,這些都是在動物園裏看不到的,隻有在秦嶺的深山野林,它們才真正是一種有野性的動物。